2014年北京化工大学法学专业介绍
2014-01-15来源:北京化工大学网

一、专业性质

内涵一

本专业在全国学科排名处于前列,已经形成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育人氛围:2006年,获法学硕士(民商法方向)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成立北京市知识产权研究基地。2010年获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法学学科大发展提供了又一契机。

内涵二

与国内同类专业相比,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征是:复合型。法学专业每年开设一个培养国际型法律人才的实验班,培养具有涉外能力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应用型。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法学专业设计了包括认识实习、法律实务操作、法学实验、毕业实习等一系列实践课程,并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研究型。在法学一级学科的架构下,本专业具有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奠定扎实基础。

内涵三

本专业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原则,致力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法律实务工作能力和进一步深造基础的、精通法律和外语的多类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内涵四

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模块课程设置,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发展机会。主要设置的模块有:基础法学模块、民商法学模块、经济法学模块、涉外法律模块、法律实务模块、英语及双语课程模块等。在完成了教育部规定的十六门法学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自由选修上述模块课程。

本专业按四学年设置课程,修业年限为3-6年。

学生在完成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二、专业特色

特色一

本专业成立于1995年,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迄今已具有十七年建设发展历史。法学专业被学校列入“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示范专业。

特色二

本专业的发展模式为:以实践教学为支撑,以复合型、应用型和研究型法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大力实施改革。实施大学生科技立项、法律诊所、模拟法庭、法庭辩论、各种大学生创新活动、竞赛活动、法制宣传活动计划,形成多层次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三

本专业学制四年,采用法学通识培养与特色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法学教育分为低年级基础训练和高年级模块课程设置培养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贯穿法律、英语、司法实践、认识实习和法律实务操作等环节,并与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中凯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实习基地。

特色四

本专业已被纳入学校国际交流处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3+1+1的交流项目。法学专业聘请了外教开设专业课程。通过各种途径搭建与国外大学合作交流办学的平台。

特色五

专业核心课程《经济法》和《法理学》被评为学校精品课程。

本科生获得“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6项,北京市级1项,校级42项。

三、师资力量

1、荣誉教师

12人次获得“优秀教师”、“优秀青年主讲教师”、“烛光教师”、“学生最喜爱的十佳教师”等称号。

4名教师获得“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

2、教师职称

法学专业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讲师6人。

3、教师学历

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占本专业教师总人数的54.5%;硕士学位者9人,占本专业教师总人数的40.9%;在读博士4名。

四、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核心课程)

大学语文、经济应用数学、体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就业指导等。

2、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个)

法理学(Ⅰ)、法理学(Ⅱ)、中国法制史、宪法、民法(Ⅰ)、民法(Ⅱ)、民法(Ⅲ)、民事诉讼法、国际私法、刑法(Ⅰ)、刑法(Ⅱ)、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总论、经济法总论等。

3、专业方向课程(核心课程)

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继承法、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海商法、保险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环境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

五、学生前景

1、本硕连读

学院开通本硕连读的通道,本专业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每年约有7%的学生免试获得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机会。

2、考研

近三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考研率保持在25%到30%之间,其中,考取“985”和“211”院校的学生占95%左右,考取院校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

3、出国

法学专业出国留学的学生为2%-3%,随着升学形势和国内就业形势的变化,毕业生出国留学大有增强趋势。现留学目的地主要为英国、美国、德国、荷兰等国家。2011年法学专业实验班多名同学被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法学院等国际著名院校录取。

4、就业

近三年,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为98%左右。就业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其中,考取公务员的学生约占20%,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学生约占20%,在外企就业的学生约占20%,在国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约占6%,考研与出国的学生约占30%。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