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简介
2014-08-20来源:聊城大学网

联系电话0635-8239807 8239903

地址

简介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前身为聊城师范学院历史系,始建于1984年,2002年改系为历史文化学院,2013年5月更名为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现有历史学和旅游管理两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其中历史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山东省高校精品课程。“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中国近现代史”是省级重点学科。

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3人。教师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1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省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9人,校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和教学新星各4人,校聘优秀人才13人,4人在全校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院教师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一等奖6项,二等奖11项。现已初步形成了运河文化研究(以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为依托)、20世纪华北乡村社会治理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依托)、太平洋岛国研究(以世界史为依托)、人文旅游(以旅游管理为依托)等4个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团队,在省内外确立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优势。其中太平洋岛国研究致力于服务国家外交与海洋战略,其研究取向和现实意义受到外交部、教育部、中联部领导和专家学者高度评价。

学院现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三个二级学科(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一个招生方向(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招生权,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培养资格。

学院注重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重视校外智力资源的引进,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名牌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张岂之、刘家和、马克垚、张广智、王子今、郭小凌、侯建新、陈志强、赵文洪、李绍先、郑柄林、罗志田、桑兵、虞和平、张玉法、张士闪、汪诗明、王汎森、夫马进(日本)等多位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先后受聘为学院的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定期前来讲学,指导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

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大学英语四级过关率达99%,大学英语六级过关率超过47%。学生考研录取率在35%以上,最高超过50%。许多毕业生成长为中学特级教师、知名学者、企业家和领导干部。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专业排名中,历史学专业被评估为B+级,列全国第39位、山东高校第2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学生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其中在2012至2014年举行的微软办公软件核心技能大赛(中国赛区)中获得三项团体冠军,2人获单项冠军,4人获一等奖,并赴美参加了世界总决赛,取得良好成绩。

在读博士5人、硕士21人,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5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新星3人。20多年来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地理教育、城乡建设、旅游管理、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房地产专业的优秀人才9000余名。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30%左右,一次就业率85%以上。特别是近五年在全国大学生GIS大赛、绿色长征活动和山东省测绘大赛中,学院参赛学生获得一、二、三等等奖项59项,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好评,为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近5年来,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厅局级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教材9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期刊23篇,国家级学报近30篇,核心期刊30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19项,厅局级奖励15项。学院拥有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和山东省土地规划乙级资质,是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资质单位。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项目的编制、设计、论证、咨询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主持完成了济南市历城区、商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和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以及聊城市、东昌府区、莘县、高唐县、冠县等生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整理项目土地重估报告等横向课题3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近500万元,成为聊城大学服务社会的一个亮点。

近年来,学院积极进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自然地理学》课程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专项资助,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6门校级精品课程和1个校级《需求导向型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自然地理学》课程为校级网络教学示范课程,地理科学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3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教改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