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简介
2014-08-20来源:聊城大学网

联系电话0635-8238028

地址

简介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于2003年8月,其前身是1979年设立的原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教育教研室。2011年1月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与教育科学学院合署办公。学院下设教育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前教育4个系,设有教育学、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4个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是山东省“九五”、“十五”重点建设学科,“十五”、“十一五”重点强化建设学科,“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教师教育创新研究基地”是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挂靠学院。学院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学前教育4个教育硕士专业方向。拥有公共教育学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省级精品课程,教育学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和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是校级品牌专业和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小学教育专业是五星级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是十二五重点发展的专业。据《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聊城大学教育学科在全国1000余所高校的排行中位居第38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4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在读博士生2人。1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2人获山东省优秀硕士生导师。本专科生1326人,教育硕士131人,硕士研究生46人。学院拥有图书资料3万余册,学术期刊120余种,教学仪器、设备680台件,总值300余万元。

学院已13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平均在30%左右,大学英语四、六级首次通过率一直居学校前列,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80%左右。

学院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向善、尽美”的办学理念,积极巩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果,不断提炼和凝聚学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

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努力实现学院各项工作新的跨越。

副研究馆员1人、讲师24人,博士20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21人,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5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校级教学新星3人。20多年来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地理教育、城乡建设、旅游管理、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房地产专业的优秀人才9000余名。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30%左右,一次就业率85%以上。特别是近五年在全国大学生GIS大赛、绿色长征活动和山东省测绘大赛中,学院参赛学生获得一、二、三等等奖项59项,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好评,为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

近5年来,学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厅局级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教材9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期刊23篇,国家级学报近30篇,核心期刊30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19项,厅局级奖励15项。学院拥有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和山东省土地规划乙级资质,是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资质单位。开展了土地利用规划、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等项目的编制、设计、论证、咨询等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主持完成了济南市历城区、商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项目和国土资源数据库建设以及聊城市、东昌府区、莘县、高唐县、冠县等生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整理项目土地重估报告等横向课题30余项,获得科研经费近500万元,成为聊城大学服务社会的一个亮点。

近年来,学院积极进行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自然地理学》课程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专项资助,拥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环境学概论》、《地理信息系统概论》、《经济地理学》、《遥感概论》6门校级精品课程和1个校级《需求导向型GIS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自然地理学》课程为校级网络教学示范课程,地理科学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3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教改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