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学院2014年国际语言文化学部简介
2014-08-26来源:北京城市学院网

欢迎报考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国际语言文化学部是学校最早成立的学部之一。学部始终坚持国际化的办学方向,重视实践教学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视角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学部的学科专业涵盖了外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日语)和旅游管理两大科类六大专业群和众多专业方向。学部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拥有了一支一流的专业教学团队和外籍教师队伍,建立了一批高质量的校内专业实验室、实训室、语音室、同声传译室,开辟了大量优质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开拓了一系列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为北京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外语和旅游人才,成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和涉外旅游人才的摇篮。

国际语言文化学部前身是海淀走读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创建于1989年,2003年海淀走读大学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也进而更名为国际语言文化学部。其中旅游饭店管理专业在学部成立之前,于1985年在我校创办,是北京市最早创办旅游管理专业的三大院校之一。学部经过20多年发展,已经建立起外语和旅游管理两大专业体系,横跨本科、专科两个培养层次,涵盖了英、法、西、日、德五个语种和旅游管理等十几个专业培养方向,已向社会输送了上万名合格的外语和旅游毕业生,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有在校生近1800人,其中本科生近1600人,专科生200人。

在教学实践中,学部突破传统框架,大胆改革陈旧刻板、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全力倡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顺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新思维,闯出一条适用本专科不同层面、不同培养方向的有实效的外语和旅游教学新路。为配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部还引进了大批国内一流的先进语言教学设施和旅游实验设备,建有数量众多的最新数字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导游模拟实训室、传媒工作室、翻译工作室、饭店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使教学内容紧扣时代脉搏,教学形式日新月异。在校外,学部积极开拓实践基地,已经与北京各大国际、国内旅行社、高档星级饭店、旅游景区、博物馆、文化馆、报社、外贸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平台。几年来学部陆续引进大批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或博士、硕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有长期国外留学和工作经验或是行业能手。同时,来自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葡萄牙、墨西哥、日本等国的近20名外籍教师也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纯粹的语言交流环境。学部率先在旅游管理专业实施了一学期或一学年的顶岗实习,并打造了学校第一个北京市特色专业。率先在英语专业实行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制定了《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活动管理规范》,同时将第二课堂与教学计划中的专业综合实习实训相结合,对学生实行双项联合考核。学部还不断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在学科建设、教师培养、科研合作、教育共建、国际合作、实习实践等各方面形成实效,提升产学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国际语言文化学部在日益开放的大环境中学部不仅致力于完善内部结构,狠抓教学质量,还积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寻求多层次、多形式、多方面的合作。学部积极探索建立国内外联合培养机制,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瑞士、荷兰、澳大利亚等十余个国家的大学和企事业机构有着良好和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各类交流生项目、学位升读项目及各类海外实习实践项目,这些合作与交流今天已结出累累硕果,多批学生出国实习、实训、学习与深造,成为最大和最终的受益者。很多学生出国深造后或是在国外直接就业,或是去了大使馆工作,或是归国后进了比较有影响的外资企业,前途一片光明。

学部高度重视优秀生培养,积极选派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CCTV“希望之星”校园英文短剧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北京市英语演讲比赛、全国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全国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全国企业模拟竞争等,并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

面对机遇和挑战,国际语言文化学部虽已有所建树,桃李天下,仍将谨遵校训,见贤思齐,不懈进取,做出更好的成绩。

更多学历考试信息请查看学历考试网

推荐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