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第一编第三章
2008-04-04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概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位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本章内容要重点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含义、科学体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意义。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说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实践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特征的反映,具有历史的必然性。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酝酿准备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孕育并形成雏形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的标志。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第二阶段是形成阶段(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主题并在改革中逐步展开、基本形成的阶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最终形成以及在理论上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

第三阶段是发展完善阶段(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经过提炼和概括而形成体系的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科学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回答了一系列困扰人们思想的重大认识问题。党的“十四大”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确立了这一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以“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第四阶段是继续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以来),是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阶段。党的“十五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的概念,明确将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精神,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各个国家发展的成败得失、态势和矛盾进行分析,作出了科学的判断。

4.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025公考·省考培训课程试听预约报名

  • 报班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推荐信息
Baidu
map